• 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务公开
  • 德育之窗
  • 教学管理
  • 教育科研
  • 教育技术
  • 安保后勤
  • 党团工会
  • 特色建设
  • 学校考评
    详情信息 首页 > 详情信息
    多一份鼓励 多一份收获
    [发布时间2020年6月17日]

    我的教育小故事——多一份鼓励 多一份收获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倡导人文教育,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日常教学中师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这就决定了我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不同。

    孩子天生好奇、爱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一些调皮的孩子一节课很难坚持下来,我们三年级有个叫李阳的男孩,那天我上课上到一半他就开始不遵守课堂秩序了,四条腿的板凳,他只坐一条腿,身子扭来扭去,俨然一副无视课堂纪律的样子,不是东张西望看看其他同学,然后跟老师打小报告,“老师,某某同学手里在玩东西”,“老师,她在后面用笔戳我”,当我点名让某个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会第一时间说出他或者她的外号,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课堂秩序瞬间热闹过度,我本身是支持快乐轻松学习英语的,小学生嘛,就是顺着他的天性来学习,可是快乐轻松的气氛,不是某个同学去取笑另外一个同学来获得的,而是积极与向上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才好。他所做的这一切,我全都注意到了,一面讲课,我一面思考,怎样处理这样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呢?既要做到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又不让他在同学面前丢失了面子,还得让他学习好本节课的内容。

    于是,我利用让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几分钟里,走到李阳同学面前悄声对他说:“李阳同学,你知道吗?你的数学老师,语文老师,都说你这段时间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了,也不打扰其他同学听课了,学习进步了很多,同学对你的评价也很好,”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了,也不打扰其他同学听课了,学习进步了很多,同学对你的评价也很好,说你是一位聪明好学的同学,那你的英语是不是也都学会了呢?”他摇了摇头,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说:“没有”,我抓住时机紧接着说:“像你这样聪明的同学,肯定一学就会的,不信待会我们再学点新东西,看看你能不能学会,好不好啊?”李阳同学很爽快的答应了“行,老师”,我接着说:“好,那就请把你的身体坐直,好好听老师讲课,我会随时注意你的。”我走向讲台又开始讲课,果然,这次他把注意力有集中到听课上了,我对他微笑了一下,表示我对他的鼓励,他表现得非常好,整节课下来,没有做小动作,也没有打扰其他同学听课。通过这样的事件我自己也感悟到许多,作为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幽默含蓄地扭转尴尬局面,有效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果我当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他,取笑他,那结果会怎样呢?他会不会因为
    你的批评而讨厌你,害怕你,从此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不禁长长地舒了口气,幸好我没那样做。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批评、打骂出来的,或许你关心的话语会比你的批评强十倍。将心比心,以诚待诚,天真无邪的孩子不会让你失望。

      今天我上有关颜色的六个单词green,black,yellow,blue,red,white,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除yellow和white的发音容易记住外,其余的四个单词发音较难,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地记住呢? 随着铃声,我走进教室,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开始教有关颜色的单词。我一边出示教具,一边让学生跟我读单词,并将生词板书在黑板上。当我教green这个单词时,学生们一齐指向一个男孩,不断地吼:Green,Green,Green……课堂混乱起来,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学生也站起来,指着他大声说。本来我心里有点恼火,但看见大家热情高涨,也不好灭大家兴致,何不顺水推舟,借助学生的英文姓名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单词呢?想到这儿,我将其余的颜色单词和学生姓名结合起来读、记,然后用学生手里有颜色的实物加以巩固。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记住了这些单词的音、形、义,而且还知道有些表示颜色的单词,如果把它们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又能表示姓氏,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知识得到了扩展。 “颜色”的教学经历让我感想颇多:其一,要冷静看待学生不守纪律的现象,正确引导,加以利用,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二,适时地扩展知识。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书本上的内容加以合理的扩展和补充,让学生接触并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

      “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即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使小组成员相互协助、共同合作,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效,并达到所设定的学习目标。”  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并通叙述这些故事进行反思与分析,是教师投身教育研究的前奏。这样的教育叙事反思行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并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