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务公开
  • 德育之窗
  • 教学管理
  • 教育科研
  • 教育技术
  • 安保后勤
  • 党团工会
  • 特色建设
  • 学校考评
    详情信息 首页 > 详情信息
    《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7日]

    《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昆山开发区石予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昆山开发区石予小学2014年创办的现代化学校,目前在校学生2837人,全校教师137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92.3%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怎样把丰富新颖的文化知识高效地传递给学生,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些问题都将激发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形成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学校依托本课题研究,最大限度地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通过最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年教师在行动中反思,在研究中提高,在课改中成长,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胡石予

    1.昆山本土先贤胡石予(1868—1938),江苏昆山蓬朗镇人。我们学校以胡石予命名,是因为胡石予先生早期任教于苏州草桥中学,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他爱好读书,学识渊博,注重身教重于言教。他的学生英才辈出,其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教育家叶圣陶和文史专家顾颉刚、郑逸梅等。

        2.胡石予先生作为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诗人和画家,被近代国学大师金松岑推崇为“江南三大儒”之一。他多才多艺,生活节俭,孝敬母亲,终身从事教学,桃李满天下。

    (二)胡石予研究

    1.胡石予作为昆山近代名人,胡石予的纪念和研究一直被高度重视。1991727日胡石予故居被昆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69月政府拨款修复故居现存建筑。

    2.多年来,苏州市南社研究会对胡石予先生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石予”文化在蓬朗地区得到进一步推广,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教师队伍建设

    1.广义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课题所指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以“胡石予文化”的内涵为途径,通过“爱国、博学、俭朴、至孝”的精神去影响教师,开展相关活动,形成规章制度,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2.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队伍建设:借鉴胡石予教育思想特别是其谦虚好学、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用于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即丰富教育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升华教育境界),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着重点在于人,它关注人的兴趣态度、情绪积极性等对工作及其效率的影响,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来剖析和改善参与者的主观条件,从而带动对客观因素的改变,以期总体上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在学校教育管理中,重视教职员工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事业心、成就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一所学校只有正确引导群体心理,发挥群体动力,才能充分激发群体士气,增强群体凝聚力,减少群体内部冲突,加强与管理者配合力度与默契,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2.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积极的动因和源泉。需要引起动机,动机驱动行为。马斯洛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某一种需要没有满足的时候,人就会去追求它,从而产生内驱力。当这种需要满足以后就不再有动力了。而这时又会产生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再驱使人去追求它,直到自我实现。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如果学校帮助青年教师知道他现在处于需要层次的哪个水平上,他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那么,学校就能在相应的方面给予培训而满足教师的这些需要,以促使青年教师其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3.目标设置理论。这是爱德温洛克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强调目标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决定个体的行为方面起直接作用的是个人本身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目标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它使人们知道他们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根据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在教师培养中,学校通过一定的培训措施,引导青年教师为自己设置目标,将他们的行为统一在一个方向上,以此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组织管理中应采取目标明确化,而不是简单地告诉青年教师“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同时应对目标过程及时反馈。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传承乡土先贤文化的需要

    昆山是东南名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乡土人文资源。在城市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必须传承先贤的智慧,彰显乡土文化的底蕴。胡石予故居纪念馆展示了昆山先贤的杰出人才事迹,我们作为用胡石予命名的小学校,必须因地制宜,注重内涵挖掘,唤醒乡土记忆,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本课题研究积极配合街镇历史文化建设,与本地区的相关部门、街镇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调动全体师生的参与热情,使街镇历史名人纪念馆真正成为师生发展的精神家园和传承社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是什么,在遵循这一规律的前提下应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需要创设哪些外部环境和条件等等,本课题研究对这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和可行的实践办法,对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促进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做到人心思进,在思想上体现进步与创新,行为上体现文明与儒雅,心理上体现健康与愉悦,竞争中体现智慧与合作的具有时代气韵与现代风采的形象。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首先,开展胡石予教育思想研究,加强学校“石予文化”建设,让整个校园形成爱国、博学、俭朴、至孝的文化氛围,促进全体教师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让教师在师德师风、专业学识、才艺能力和实践水平上都能有较大的进步。

    其次,开展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策略研究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途径研究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个人素养提升模式研究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方法研究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间协作发展方式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1)开展学习胡石予思想的主题活动。我校因胡石予先生而得名,所以在每年的教师节,学校会组织青年教师走进胡石予故居,瞻仰这位江南大儒。通过参观来了解胡石予的生平,学习胡石予的教育思想,感悟“爱国、博学、勤俭、至孝”的石予精神。胡石予先生在治学理念、师德师风和家风家训等方面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青年教师在参观后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来总结收获,以胡石予先生为榜样,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学习师德师风政策。学校在每个学期都会组织教师学习关于师德师风的相关文件,召开师德师风方面的培训教育,宣读并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积极撰写师德师风方面的教育论文。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会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自评、互评和考核小组评价。对于年度内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老师,会在该年度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一票否决。

    3)加强教师服务意识。虽然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但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一项特殊的服务。尤其在小学阶段,要在各方面体现服务的价值。学校成立了墨梅教师志愿者,每天清晨在校门口疏导交通,服务学生和家长。在辅导学生方面,进行培优补差,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于2017年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疏导心理上的各种障碍。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和家长,学校开设了4个放学延时服务班级,方便了家长接送学生。

    4)完善教师奖励机制。为了表彰表现优秀的教师,激励教师不断努力前行。学校在每年的年终都会评选出“石予榜样教师”、“石予榜样班主任”、“石予榜样团队”等荣誉称号,着重来表彰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团队。同时,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积极鼓励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教师参评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等称号的评选。

    2.搭建成长平台,锤炼教学本领

    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为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舞台,促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1)青蓝工程。为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专门制定了方案,明确了青年教师培养的目标和措施。聘任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学科导师,常态化指导青年教师。五年来,他们基本上保持每天听课评课两节,我校青年教师基本保持着每学期被听课指导5次以上,有了他们的帮助,青年教师较快地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缩短了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时间,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经过五年的锻炼,很多青年骨干教师也成为了学科导师或者班主任导师。

    2)基本功训练。学校组织入职两年内的教师开展了两字(钢笔字、粉笔字)练习与展评;要求所有青年教师参加“石予雅韵”午间讲故事活动,以锻炼提高普通话水平;举行了青年教师命题竞赛、征文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夯实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3)市校合作。2017  4月至12月,学校委托江苏师培培训有限公司实施了“核心素养下青年教师苏派高效课堂(语数英)”的市校合作项目,主要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讲座、报告、课堂问诊、课堂展示、教学设计点评、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语数英学科新教师尽快找到高效课堂的实施路径,探究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课堂的高效率、高质量。

    3.举办教学比武,提升业务水平

    20149月起,学校就开始组织举办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1届,而青年教师大比武的人员、形式和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不断进行调整,以使青年教师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比如说在比武内容上,从原来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命题竞赛、教学设计、基本功比赛、主题演讲、征文等;在形式上有说课、微课、课堂教学等;在参赛人员上从原来的一起参加,变成第一学期25年教龄的比武,第一年入职的听课学习,第二学期应届毕业的一起比,随着青年老师数量的增多,创新形式,为培养团队写作能力,尝试开展了学科团队赛,对所有的获得一二等奖的老师,学校将安排分批进行校级公开教学展示活动。

    4.举办石予讲坛,更新教育理念

    20161012日,我校举行了“石予讲坛”的启动仪式,由倪桂华校长介绍了“石予讲坛”的筹备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随后由学校德育处以“文雅用餐”为主题作了专题讲座。

    “石予讲坛”开办以来,二十多名专家、教师走上了“石予讲坛”,内容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建设、心理辅导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等,让广大教师了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了解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学习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作用不可小觑。

    至今,“石予讲坛”已成功举办了32期,广大教师把从讲坛上受到的教育教学启发、到查阅搜集阅读相关的教育理论文章、再到个人的教育实践,有效推动青年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5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能力

    1)武术特色课程。学校聘请梅花螳螂拳传承人——梁国爱师傅作为学校武术特色课程的总教练和顾问,先对体育教师进行一级培训,然后逐步开展以年级组为主的所有教师二级培训,确保梅花螳螂拳逐步在校园中普及,为武术的传承发展提供长效机制。本学期,我校组织青年体育教师,在梁国爱师傅的指导下着手编写武术校本课程,以此来规范我校的武术训练,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性情,加深他们对祖国武术传统文化的理解。

    2)版画特色课程。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个值得苏州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本学期,我们在贯彻落实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大纲教学要求,利用我校的教学硬件和师资条件,提出了在美术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中推广儿童版画教学的美术教学思路,成立了版画特色社团和版画教学校本编撰小组,邀请了校外专家来校指导,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我们广泛地横向参考兄弟学校儿童版画教学的先进经验和理念, 挖掘自身特点,纵向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和风格,开展了版画教学活动和课题研究的实践与尝试。

    3)足球特色课程20179月,我校已被遴选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月初,成功申报了苏州市“笼式足球”特色项目。我们组织的足球社团能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进学生对足球这一运动项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足球校本课程,目前已具雏形,下一步就是进行全校推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具有一些足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石予杯”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给学生创作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校园足球真正成为我校的特色之一。

    八、研究过程中的主要工作

    1、2017年10月,加强文献研究,组织教师学习专家学者关于“胡石予文化”方面的文章。购买相关书籍,建立有关课题研究的读本系列。

    2、2017年11月,解读课题方案,组织全体老师进行学习,要求将胡石予教育思想融入到自己教育教学中。

    3、同月,我校成功承办昆山市校本培训活动,并在活动中汇报了我校课题研究情况。

    4、2017年12月,我校在报告厅隆重召开了石予小学足球推进会,李作杨老师首先结合本校足球队队员的训练、参赛、文化学习和日常生活情况作了具体介绍。

    5、同月,学校美术组向全体教师开展了儿童版画社团教学初探暨兰印画社成立仪式。

    6、2018年1月,体育组向全体教师开展了石予小学武术特色社团推进会。

    7、2018年3月,学校邀请杨文红老师来校给全体教师做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心理讲座。

    8、同月,我校邀请了昆山市开发区晨曦小学施静静副校长为全校英语老师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9、2018年4月,我校组织开展了《阅读——悦读,以书养贤》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各教研组根据本组特点独立开展了读书活动。

    10、2018年5月,为了营造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我校组织开展了教师优秀论文的评比活动。

    11、2018年10月,在我校成功进行了课题中期成果汇报工作。

    12、2018年11月,参加了在大市中心校举行的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并对课题进行了中期鉴定。

    13、同月,在胡石予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我校迎来了胡石予先生的后人前来参观访问,并向他们展示了我校对于胡石予先生精神的发扬与传承。

    14、2019年10月,我校邀请了特聘专家杨海中老师为青年教师指导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15、2019年11月,参加在锦溪小学举行的课题研讨活动,并对课题研究进行了中期成果汇报。

    16、2019年12月,我校成功承办了昆山市课题展示活动,张堂老师在本次活动中执教《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一致好评,并做了课题中期成果汇报。

    17、同月,我校成功承办了教科四片活动,并在会议中对文献综述的撰写进行了交流讨论。

    18、2020年5月,我校以“我心目中的新时代英雄”为主题,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阅读活动。

    19、2020年7月,我校教科室针对部分青年教师开展了以“课题研究该怎样做?”为主题的培训活动。

    20、2020年9月,我校教科室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了以“如何写好教育教学论文”为主题的培训活动。

    、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初步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自从开始“十三五”课题研究以来,我校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同时,采通过开展活动,来调动全体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使教育科研成为一种群众性的普及活动。首先,每学年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普及最新的教科研方面知识,使教师系统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不是不想做教育科研,而是不知道怎样开展教育科研。其次,每学年,每一位教师以学校教研组为基础,结合学校主课题,申报个人课题并完成相应的教科研成长档案。将教育科研任务作为刚性任务落实给每一位教师,做到人人有目标,个个有任务,不留科研空白。在普及教育科研的同时,我们主要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差异性原则,即根据教师科研能力、学科性质、特长优势等差异,分层次、分类别给教师下达科研任务。二是渐进性原则,即对教育科研不熟悉或能力较弱的教师,指导他们从解决小问题、研究小课题开始,从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三是保护性原则,即允许教师出现失误甚至是失败,保护教师的教育科研权利,对教师的科研成绩哪怕是十分微小的成绩都要及时发现、总结和表扬鼓励,保护教师的教育科研兴趣。

    (二)拓宽了胡石予及其教育思想研究

    1.胡石予人格精神研究

    胡石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画家和诗人,南社的重要成员。关于胡石予的人格精神,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胡石予先生是一位关心国家,希望为国出力的爱国者。常常通过写诗来关心民情,表达民众情绪,参与政治改良、社会变革,推动国家进步,以此拯救国家。这种爱国的伟大情怀,并非以功利为目的,而是充分体现了胡石予先生关注时事、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2)胡石予先生文品俱佳,博学多才,能诗擅文、绘画、篆刻、书法件件都很擅长,一生勤奋笔耕,作诗达万余首,被誉为“南社诗翁”。石予先生诗思敏捷,有八叉七步之才,《秋风诗》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诗作。胡石予擅长画梅,尤其墨梅,梅花的品貌和精神,似乎已经成了胡石予本人的象征。

    3)胡石予先生十分俭朴,一生只穿布衣不穿丝绸,还自制了“大布之衣”一印以自励。因此,世人多以“胡布衣”相称;胡石予侍母至孝。因为家母在堂,一直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每月必归家探望母亲一次,在《题石予倚闾图》上曾这样评价胡石予至孝:“五十三翁母九一,人间此福最难消”。                        

    4)胡石予先生是一个内敛、含蓄、深沉、敦厚的人。通过对胡诗的研究发现,他不愿涉足公务缠身的官场,非常羡慕远离世俗的田园隐逸生活。此外,先生性格豁达,为人处世率真风趣,充斥着正直浩然之气。

    2.胡石予教育思想研究

    胡石予先生曾任教于草桥中学,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桃李满天下,门生弟子才俊辈出。例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著名书画家吴湖帆、著名雕塑家江小鹣、著名文学家王伯祥、著名作家范烟桥、著名书法家蒋吟秋、著名文史掌故作家郑逸梅、著名图书馆学家和书法家顾廷龙等,都出自他的门下。胡石予以教书育人作为发挥自己才学、实现高怀远志的人生目标,我们把胡石予先生的教育思想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1)学以致用。胡石予像顾炎武一样有着胸怀天下、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他说: “欲练身救世者,读书一事可不亟亟乎哉! ”他教育学生学习要面向现实生活,关心国家大事,扫除恶朽,改造神州。《年荒谷贵酒禁不能行宜改他原料造酒说》《治饥荒之策》《送中国赤十字医队赴武汉救受伤军民》《士君子常以转移风气为己任论》……从他给学生出的这些作文题目就可见出胡石予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2)言教身教。胡石予以德育人,言教身教并举,与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采用十分科学与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一次讲《枫桥夜泊》,学生们都没有听到过夜半钟声; 胡石予就雇上两条船与同学们一起去寒山寺夜半听钟。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实践性的体验式教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至真至美。胡石予一生钟爱梅花,不仅喜爱画梅也常常为梅花题诗,对这些画作和梅花题诗进行研究,从中不仅可以反映出胡石予先生的人生际遇和人生感悟,也反映出他的美学思想和文艺主张。胡石予认为梅花的可贵,除了“清寒品格之外,更有一种风范,就是来自天然的天真烂漫,不做作,不雕琢。这种至真至美的美学主张,是胡石予先生对传统美学理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更是他一直所追求的教育理念。

    3.发表了胡石予专题研究论文

    在对胡石予研究的过程中,我校熊艳老师撰写的《江南名儒胡石予研究》论文于2016年在省级杂志《学子》发表。

    (三)确立了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研修体系

    我校为传承石予先生的崇高精神和教育理想,故命名为石予小学。办学以来,我们挖掘弘扬“爱国、博学、俭朴、至孝”的石予精神,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形成师生认同的文化愿景。让文化润泽师生的心灵,用文化影响师生的行为和信念,并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学校以崇德笃行为校训,确立至真至美的校风,倡导言传身教的教风,弘扬乐学善学的学风。

    学校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培育21世纪核心素养为质量导向,以“石予文化教育”为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孩子喜欢的学校”为目标,构建以石予文化为核心的德育体系,以高效课堂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以民主决策、自主管理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孩子拥有纯真纯美的心灵”的“教育梦”。

    2014年我校开办至今,在对胡石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校逐渐构建了教师竞赛系列、石予讲坛系列等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体系。其中,教师竞赛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教学竞赛、论文竞赛、基本功竞赛等,每年会定期举行各项竞赛,并根据形势调整竞赛的模式,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此外,在竞赛的评价标准上,除了基本要求之外,我们很看重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融入胡石予思想。石予讲坛系列主要是以石予讲坛为依托,围绕胡石予思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种类型的讲座或培训活动,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建设、爱国主题教育、班主任系列培训、教科研培训、安全主题教育、卫生健康防疫等六大主题活动,每年结合实际情况定期举行石予讲坛,完善学校以校本为基础的教师研修体系。

    (四)建设了一支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

    从本课题研究至今,我校教师队伍在不断壮大,在学习胡石予先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校教师快速成长。老师们在各级各类公开课评比、展示活动中,取得了优秀成绩,参加的教案、论文、课件比赛,获奖都达八十多人次。在201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有3堂课例获得部优,2堂课例获得省优,还有26堂课例获得昆山市一二等奖;2017年拍摄上传市局教研室昆山市基础教育微课资源研发制作活动微课共139节,其中92节获得优秀;2017年昆山市教学大比武,我校5位青年老师稳定发挥,分别在语数英科学综合五个学科上从片里出线,获得市级比赛资格,分获一二等奖;2018年的2014届青年教师大比武中,我校3位老师从片里出线,获市级二等奖。2017年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有1节课获得省优,有19节课获市优,还有多位老师在市级展示课中获好评;2018年的“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有5堂课获得市优,有6堂课获得县优,另外,有1位老师获得百优课二等奖,3位老师获得百优课三等奖;2019年的青年教师大比武中,我校4为教师从片里出现,其中曹鲁刚、苏晔宁两位老师获得昆山市一等奖,李雨婷、沈乐获得昆山市二等奖,另外6位老师全部获得昆山市三等奖。 

    五年来,有25名教师被评为教坛新秀,有7名教师被评为教学能手,有2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有2名教师被评为学术带头人。2014年至今,我校共有5位老师获得了心理辅导资格证,7位老师获得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称号,100多位老师顺利参加了教育技术培训并合格。

    (五)学校获得许多荣誉,迈上发展快车道

    学校先后成功创建昆山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昆山市绿色学校、昆山市红十字示范学校、苏州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铜奖)、昆山市德育先进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昆山优美校园、苏州市平安校园、昆山市书香校园、德国沙尔克04足球俱乐部昆山校园足球发展联盟、昆山市中小学美术学科基地、全国阳光体育发展与设备创新实验学校、昆山市无烟单位、2018-2019学年度先进集体

    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由于学校规模超速发展,大部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很大,学习的时间不能充分保障。课题研究的深度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要结合石予文化建设,继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做到集思广益,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对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探索。其次,学校将继续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在实际工作中,青年教师承受更大的生活压力、自尊心更强,目标更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更大。学校将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支持,促进全体青年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1:文章发表

     

    序号

    作者

    论文

    时间

    期刊

    1

    倪桂华

    《让学校形成独特的气质》

    2017年

    《基础教育研究》

    2

    倪桂华

    《传承石予精神,促进教师成长》

    2017年

    《校长》

    3

    宋亚琴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着力点》

    2018年

    《基础教育研究》

    4

    熊艳

    《江南名儒胡石予研究》

    2016年

    《学子》

    5

    熊艳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7年

    《华夏教师》






     

    2:其他成果

    1.《梅香石予》校刊

    2.教师阅读反思集

    3.教师个人成果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