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2019年工作总结
本年度,教科室认真贯彻市教科室相关指导思想,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研保障和理论支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指引科学的研究方向。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水平的推进器,着力开创我校教育科研的新局面。
一、以“课题研讨”为抓手,增强教师的教科研业务能力
结合我校的“十三五”课题《基于“胡石予研究”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的研究》,开展以及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如:11月20日,在大市中心校进行了片级的课题中期汇报;12月4日,我校承办了教师发展中心的课题展示活动,进行了市级的课题中期汇报;12月19日我校承办了教科四片活动,结合相关课题开展了“文献综述研讨”活动。
课题研究除了需要理论基础外,还需要着力于实践研究,即需回归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因此,我们注重教师的课题实践能力,校内课题组成员一起磨课、研讨,校外积极参加各种课题研讨活动,如11月20日,叶慧颖老师在教科四片活动中执教《复式统计表》获好评;12月4日,丁璐老师在昆山市课题展示活动中执教《少年闰土》,张堂老师执教《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金绮莹老师执教《unit7 at weekends》,获好评;12月19日,孟蓉芳老师在教科四片活动中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杨蕾老师在教科四片活动中执教《可能性》,冯燕老师在教科四片活动中执教《好吃的水果》,获好评。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同仁们进行了经验交流,并获得了较好评价。这些活动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专题研讨能力。
二、通过学习与培训,助推教师的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宣传上级教科部门的精神,学习外校教育科研的先进经验。教科室成员在带头学习的同时,及时向课题组成员推荐学习内容,做好学习资料的汇总,通过培训宣传,骨干老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在工作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促使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科研业务水平。如10月份,根据上级要求,教科室组织了青年骨干教师的昆山市“十三五”微型课题申报工作,老师们认真撰写、踊跃申报,得到了教科四片领导们的好评,并推荐了7篇优秀课题上报教师发展中心。
同时,我们也通过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培训活动。学校还多次邀请专家来校或者本校优秀教师作专题讲座,如:开展了石予五周年纪念活动座谈会,邀请杨海中老师来校做了“如何写好教育教学论文”的专题讲座,因为学校今年新进了很多新教师,他们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方面非常欠缺经验,杨老师以专业的角度,细致入微地阐述了如何选题以及撰写论文。同时,他结合自身自身的经验,分享了甄别优秀论文的方法。通过现场讲评的方式,老师们真真实实地了解了论文写作的方法;在红色十月,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活动中,倪桂华校长给六年级师生做了一场《品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题教育讲座。倪校长先是从中国的发展谈到了昆山的发展与历史,接着分别讲述了三个经典爱国故事,每个故事都感人至深,最后,倪校长给学生们提出了三条忠告。这次讲座,给六年级师生很好的上了一堂爱国主题教育课,同学们更加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着不易。
三、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科室注重宣传,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活动,这不但让教师把握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还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2018年“我的教育小故事”征文评选中,有15篇论文获奖;在2019年江苏省第十一届“行知杯”论文评比中,有27位老师获一二三等奖;在2019年蓝天杯论文评比中,周益群等19位老师分获一二三等奖;在2019年昆山市“关键教育事件”征文评比活动中,戴芳芳、丁璐等五位老师分获一二等奖。本学年,有42篇论文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老师们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实践升华到教育科研的高度,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期初,还组织新入职的教师参观胡石予故居,并撰写参观心得。
四、存在问题
1.教师阅读量不足,专业理论素养不高,导致教科研缺乏高度和深度。
2.教师教科研主动性还不够,教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教科研还没有辐射影响到学校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狠抓阅读。每月组织教师集中阅读,硬性要求专业书籍必读,定期举行阅读交流会,注重实效,推进教师深度学习。
2.营造氛围。通过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科研成果展示等活动,在校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昆山开发区石予小学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