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务公开
  • 德育之窗
  • 教学管理
  • 教育科研
  • 教育技术
  • 安保后勤
  • 党团工会
  • 特色建设
  • 学校考评
    详情信息 首页 > 详情信息
    叶圣陶之师胡石予
    [发布时间2018年9月1日]

     

                                    叶圣陶之师胡石予

    江南宿儒胡石予(1868—1938),昆山人,号布衣,闲云野鹤,书斋名听秋小筑、容膝轩。他是南社诗人,多才多艺,学识渊博,诗文、书画、金石篆刻,靡不佳妙。长期在苏州中学执教,叶圣陶、顾颉刚、范烟桥、王伯祥、吴湖帆、蒋吟秋、江红蕉、郑逸梅、顾廷龙等皆出其门下。

    清末民初的教育家金松岑遍访大江以南负有文学资性者,只推崇三人:武进钱名山,昆山胡石予,金山高吹万。又称“胡石予诗骨清丽而不染时习”。是以世人有“江南三大儒”之称。

    胡石予晚清即在苏州中学任国文教师,生活俭朴,常年布衣,不穿绸缎。得暇时常到护龙街寻访古籍,十三年间,累积藏书达五千卷之多。他教书尽心竭力,身教重于言教,不时以自己读书心得与学生共同探讨。叶圣陶九十岁时,说他在苏州中学读书五年,受业于胡师者三年,夫子崇德笃行,布衣节食,其不言之教,终生受益。

    胡石予教学,师生相处十分融洽,关系介于师友间。一次讲唐张继《枫桥夜泊》,学生们都到过寒山寺,但都没有听到夜半的钟声,不无遗憾。石予师忽萌思古之幽情,乃雇舟两条,与同学一二十人一起出娄门,前往枫桥,到寒山寺已是夜半,寺门早已紧闭,叩门后僧人出应,他们说明来意,要求寺僧敲一下钟。可是这钟是信号,不能随便敲,何况今日寒山寺只有晨钟,夜半的钟声早成为历史陈迹。师生觉得颇为遗憾,只好在舟中等到天明,次日作天平山之游。胡石予教学的探索性、实践性,于此可见一斑。

    胡石予父早殁,事母至孝,平生不远游,恐老母常倚闾盼儿归也。他在苏州中学任教时年五十,老母90岁了。有《近游图》《倚闾图》为证。傅屯良题诗有云:“孝可传家俭可师,九十亲娘五十儿。儿行未远归须早,怕见归时母倚门。”

    1911年武昌起义,喜讯传来,胡石予作《秋风诗》66首,盖纪事之作也,在陈去病主编的《大汉报》刊出,激越豪放,可作史诗读。

    胡石予61岁时回到故里昆山蓬阆,潜心著述,著有《炙砚诗话》等。67岁患丹毒,足残废。抗战时,流亡到安徽铜陵,1938年8月28日病逝。次年其门生故旧在上海法藏寺公祭。高吹万与胡翁为四十年文字道义交,有“如此风规谁克继”之感慨。